感觉统合的学习是学习一切的基础!
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需要给予必要的矫正。
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的障碍,需要合理的训练才能纠正。
感统失调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当我们走入社会工作后发现,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其实就是学习能力的差别,一个成功的人,一定具备非常强大的学习能力。
感统失调的小孩,步入社会后,极有可能在这6个方面存在问题:
01
听不明白话,理解能力差
听觉感不良的孩子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布置的作业。
一个上学期间就不会听课,听不到重点,理不清逻辑顺序的人,在日后的工作和社交中,理解他人话语的能力上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
别人发现你理解能力很差的时候,往往不愿和你浪费时间,也不会把重要的事情交托给你。
社会工作是一个讲求效率的团队合作的模式,小时候没有积累起的学习能力,走入社会还是短板。
02
缺乏自信心,玻璃心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和本体感失调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信,消极退缩、手脚笨拙,容易紧张孤僻不合群。
这样的一类人做事没方法,特别玻璃心,没遇到挫折之前信心满满,遇到挫折之后迅速悲观、放弃。
很多人把这种状况归因于没有遇到好伯乐,有时还有辞掉工作换个boss的想法,但往往同样的情景仍会在新工作中上演,因为让你委屈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别人的态度,而是你没有自信,还有一颗易碎玻璃心。
03
没有毅力,坚持不住
感统失调的人往往意志力薄弱,不能进行长久坚持。
因为不能长久的坚持,看不到宏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以经常陷入到自我怀疑的情绪之中。
面对大多数的问题,只能靠自己去解决,一个学习能力很差的人,注定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差,导致他们往往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04
词不达意,沟通能力差
由于运动能力与语言发育紧密相关,所以运动发育不良会影响到语言表述能力。
感统失调的孩子可能出现语言表达欠佳,讲话缺乏逻辑性、毫无重点。
语言表达能力是工作社交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我们不仅要有新的思想和见解,还要在别人面前很好地表达出来,用自己的语言去感染、说服别人。
05
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差
感统失调的孩子害怕陌生环境,往往固步自封,习惯沉浸在自己狭小的圈子里以获得安全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差,很多新鲜事情都不知道,却打着我不需要知道的旗号。
如果你想做好一件事,就需要同时具备很多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
依靠投机取巧找别人代替和帮忙,你会发现这些都不会成为提升自己的东西,自己仍然会在原有的水平上止步不前。
不想感统失调,就让孩子这样玩起来。
1.蹦床
很多游乐场都有蹦床,蹦跳的时候,让孩子尽量身体直立,保持落点一致,这有助于训练肌肉和身体的控制力。
2.袋鼠跳
找一个大袋子,让孩子站进去,双手抓住袋子边缘,做原地起跳和向前跳跃,这要求良好的平衡力和协调性。
3.按摩球
可以先选用较软的按摩球,从刺激手心开始,等孩子适应后,慢慢换硬的,增强刺激,这可以纠正触觉感统失调。
4.大家来找茬
找一些特别近似的字,来做找茬游戏,比如bed和beg,逐渐增加难度,以训练视觉分辨度。
5.摇椅、摇马
这是欧洲国家对孩子进行感统训练的传统玩具之一,摇来摇去的感觉,能够刺激宝宝前庭觉的发展,增强平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