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语言表达是他们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宝宝,他们爱说话爱表达,但就是说不清楚,他(她)们:
把“苹果”说成“皮朵”
把“哥哥”说成“的的”
把“老师”说成“老西”
把“西瓜”说成“机瓜”
把“婆婆”说成“bobo”
把“飞机”说成“灰机”
把“汽车”说成“ji车”等
宝宝口齿不清、奶声奶气的样子总会让人觉得很可爱,但是长期、大量的口齿不清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实际上,这种发音错构、含蓄不清,语句流畅度欠佳,与他人交流沟通困难的现象,就是医学上的构音障碍。
1.
什么是儿童构音障碍
儿童构音障碍是指由于神经病变,与言语有关的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在发音时不能准确地发出某些音,导致说话不清晰,影响语言的表达和交流。
主要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咬字不清,声响、音调及速度、节律等异常和鼻音过重等言语听觉特征的改变。
2.
儿童构音障碍形成的原因
01 听力障碍
听力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基础,如果孩子存在听力问题,无法准确接收外界的语音信息,就会影响其对正确发音的模仿和学习。
02 口腔结构异常
唇腭裂、舌系带过短等口腔结构问题,会限制发音器官的正常运动,导致发音困难。
03 神经系统疾病
脑瘫、脑外伤等神经系统疾病会影响神经对发音器官的控制,造成构音障碍。
04 环境因素
家庭语言环境复杂,多种方言混用,孩子可能会无所适从,影响正确发音的学习。同时,缺乏良好的语言示范和足够的语言交流机会,孩子没有得到充分的语言刺激和练习,也容易出现构音障碍。
3.
构音障碍的影响与危害
01 影响孩子的沟通交流能力
当孩子知道自己发音不清时,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减少与他人主动交流沟通的频率,进一步降低了"说"的兴致,阻碍孩子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发展。长期的构音问题会导致孩子社交恐惧和障碍,缺少朋友,影响孩子正常的人际关系。
02 影响孩子的学习
有些孩子上学后,由于构音方面的障碍,可能会增加孩子拼写和阅读障碍的风险,导致学习困难,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
03 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构音障碍如果长期得不到及时矫正,并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好转,长此以往,会导致孩子内向、自卑和懦弱的性格,诱发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4.
构音障碍的应对策略
当发现孩子存在构音障碍时,家长不必过于焦虑,及时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干预是关键。
首先,要带孩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构音障碍的类型和程度,专业的医生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配合训练,多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鼓励孩子说话,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此外,心理治疗也很重要,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治疗的信心。
4-6岁是构音障碍儿童的黄金矫正时期,广大家长朋友们,如果发现孩子有口齿不清、发音不准的情况,一定要尽快为孩子进行专业的评估与治疗,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