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课文记不住,“嗯...这个...然后”,磕磕绊绊的;
昨天记下来的单词,今天就忘了,默写总出错;
让孩子做一件事,转头就忘,总要再三强调...
父母急得不可开交,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到头来成绩没上去,反而给孩子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压力。
其实,孩子记性差,是注意力无法集中导致的。
所以,孩子写作业、背课文,就比其他同学要花费更多时间,但效率却低很多。
家长可能会困惑:那孩子注意力到底是为什么这么差呢?
01、生理原因
感觉统合发展不成熟。
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式感应器官,叫前庭神经核,它是大脑的门槛。
前庭器官告诉我们头和身体的方向,再通过脊髓椎体神经体系将信息传达到身体各部分,通知肌肉的收缩和运动,再将这种肌肉和关节信息传回前庭和小脑,以此来保证身体的平衡。
如果前庭信息处理不良,身体便无法达成感觉的统合,就会导致孩子容易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不听指挥,甚至有些笨手笨脚等。
孩子在12岁后基本属于正常成人的状态,如果依然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排除生理原因后,还需要进行专业、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才能得到有效的矫正。
02、教育原因
家长过度保护和过度限制。
过度的保护会导致孩子形成娇生惯养的性格,自制力差。过度保护、过度陪读陪学、过度监督,实际上等于代替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注意力就可能得不到正常和常态环境下的发展。过度限制,则缩小了孩子注意的范围,同样抑制孩子注意的发展。
03、环境原因
为孩子提供不适当的环境,如玩具太多、室内装饰太花哨、教育者的角色太繁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且教育理念不统一,观点不一致,相互干扰)等也容易让孩子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对做事情的态度认知模糊、无从下手,注意力无法专注。
危害1、学习成绩差
上课难集中注意力,走神、发呆、被无关事情吸引,对老师的讲课内容一知半解。
作业拖沓,学习效率低下,严重影响成绩。
危害2、缺乏自信心
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很容易被定位为“问题学生”。
考试成绩差,不被老师、同学喜欢,还会被父母责骂,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
长期经历学习上的挫折,很多孩子容易自卑、胆小怯懦。
危害3、人际关系交往困难
经常冲动任性、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和同学发生冲突或打架,很难与同学建立正常朋友关系。
上课经常搞小动作,会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
自控能力差,还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可能和父母产生矛盾,破坏亲子关系。
危害4、无自控能力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弱,无论是语言和行为都会具有攻击性;当受到压力时,冲动行为更加严重。
这类孩子又很容易受不良影响和引诱,可发生打架斗殴、说谎偷窃,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注意力是孩子一切学习的基础,没有注意力,孩子学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
孩子的注意力,需要从小培养,可以通过专业、系统的训练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