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育迟缓?慢慢就会好起来的吧。」
「发育迟缓不就是长得慢一点吗?等等看说不定就赶上了。」
许多家长在第一次听到“发育迟缓”这个词时,并不像听到自闭症一样害怕、恐惧,单纯的以为孩子只是发育慢了一点,没什么大碍。
实则不然。
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其固定的周期,一旦这个过程出现速度放慢或者顺序异常,即发育迟缓等表现,对儿童造成的影响都不容小觑。
举例来说,在正常情况下,七八个月左右孩子能够模仿声音,一岁左右叫爸爸妈妈,但假如说孩子两岁还不会说十个以上的单字,这种情况就可以被认为是“发育迟缓”。
发育迟缓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干预,很可能会造成症状逐渐恶化无法逆转。
那么,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存在发育迟缓的表现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婴幼儿发育迟缓的主要表现
四个月
抱起时不知道抬头;不会往嘴里塞东西;双脚着地时,双腿不知道往下用力;很少发出声音,父母发出的声音,孩子也不会模仿。
六个月
不会笑或是大叫,也不会转头寻找声源;就算有家人支撑也无法坐立;一次只能伸出一只手来,另一只会握拳。
九个月
宝宝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坐起来, 双腿承受不住一定的重量 ;也不会伸手去拿东西;不会咿咿呀呀开口说话。
一岁
不会发出1~2个声母;不会用食指指物;不能由躺的姿势坐起;也不能扶着家具行走。
一岁半
喜欢踮着脚走路 ;不会蹲下或弯腰再恢复站立姿势(需一些支撑);不会拿笔涂鸦或是模仿画直线;听不懂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指令;不能有意义地叫爸爸、妈妈;会说的词语不超过6~10个 。
两岁
不会跑或上、下椅子;不会模仿或学习别人动作;对人没有视线接触;不能依照要求指出身体部位。
两岁半
不会双脚一起跳;不会逐页翻硬卡纸书;掌握词汇少于 20个;不会问“这是什么”等最简单的问句,完全不会理会其他小朋友。
三岁
不会单脚跳;不会一脚一阶上下楼;总是流口水;不会摆弄小物件;常常说话不全,缺字。
儿童不同阶段的成长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家长只需认真观察,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和同龄人之间的差距和不同。
如果无法自行判断,也可以点击下方在线咨询。
发育迟缓儿童干预训练
因为发育迟缓的儿童,早期主要是在感觉、动作方面存在迟缓现象,所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感统训练,也就是相关的丰富的感觉刺激,强化感觉输入,促进“感觉—动作”的组合发展,就能起到较好的干预效果。
1. 触觉刺激:通过为孩子进行抚触按摩,以及一些能够为孩子带来大量触觉输入的游戏,比如软毛刷刷身体,用毛巾把孩子包裹住玩包粽子的游戏等,促进孩子触觉发展。
2.前庭觉刺激:可以抱着孩子或把孩子放在摇篮里,轻缓地做前后、左右、上下的摇晃,或者是慢慢地旋转孩子的身体等,为孩子输入较为温和的前庭觉刺激,让孩子大脑的前庭觉逐渐发展起过滤,辨识来自其他感觉系统感觉刺激的能力。
3. 视知觉刺激:比如准备一些色彩艳丽的气球挂到房间里,让孩子用手去拍打;拉上窗帘,在比较黑暗的屋子里用手电筒照射墙壁上的图片,吸引孩子注意,数秒之后转换到另一张图片等。
4. 听知觉刺激:经常跟孩子说一些简单的名词、动词,比如“桌子”“走吧”等,此外可以经常播放一些轻快欢乐的儿歌或音乐,强化孩子的听觉输入,提高孩子的听觉敏感度。
5. 本体觉刺激:为孩子做一些被动操,让孩子身体的各个关节多做伸展或弯曲,紧压或牵引之类的活动,让孩子练习并多多爬行,带孩子玩一些操作、运用类的游戏等,增强孩子“感觉—动作”组合的能力,提升孩子的本体觉。
以上只是简单举例,由于儿童发育迟缓的原因复杂,所以,针对不同的孩子,还应结合实际制定合理的改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