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儿童感官失调一般来说是天生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系统也会增强,也就是说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和后期家庭也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儿童感官失调是怎么形成的,现在就这个问题我们一起看看。
1、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
对孩子保护过度、娇宠溺爱,造成孩子身体操作能力欠缺:不会使用筷子,不会自己穿衣、系鞋带,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甚至连球也拍不了几下。而在“智能”培养上。有的家长则过分注重孩子视觉能力与听觉能力的开发,让孩子学钢琴、画画、外语等,这使孩子的负担过于沉重,压制了孩子参与玩耍和接触外部世界的体验。
2、生活环境过于封闭
0~3岁是建立感觉统合能力的时期。而现在的孩子都“独苗”,居室又都是“独门独户”,3岁以内缺乏同龄伙伴,无兄弟姐妹可模仿。孩子易养成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孤僻任性的性格,这些孩子可能会有语言发育和社会交往方面的障碍。
3、缺乏应有的活动
当新生儿在接触母亲温暖的怀抱,听到母亲亲切的呼唤,吸吮母亲甜蜜的乳汁时,躺在晃来晃去的摇篮中时,他们便感知大千世界的光亮、颜色、声音、气味、温度等刺激。婴儿在“三抬四翻六坐,七滚八爬周走”时。幼儿在玩耍中,感觉统合功能就在逐渐形成,不断完善着。然而现在的家长对孩子从小宠爱有加,生怕孩子摔跤,该让孩子爬时不让孩子爬,该学步时还不让走,还老早就给孩子买好童车。
4、先天不足
有的职业母亲在怀孕期间工作忙碌、紧张、焦虑、运动不够、家务劳动姿势不佳等,都会影响到胎位,进而影响胎儿平衡的学习。有的母亲吸烟或被动吸烟、饮酒、喝浓茶、咖啡等会引起胎盘血管萎缩,影响胎儿营养的摄入,造成胎儿大脑发育不足,引起出生后感觉发育不正常,早产、剖腹产的婴儿关节、触觉学习不足。
1、过动及容易分心
在团体学习时与同龄孩子相较之下差异很大。例如:随时动个不停,无法安静坐下来和专心做一件事,有人际互动上的问题,常常会和学校的同学起冲突。
2、专注力及警醒度差
例如:明显心不在焉、丢三落四、做事没有计划,无法有效率地完成工作,做事时一副没兴趣的样子、不主动参与活动,总是旁观或游荡。
3、对触、味、视、听觉过度敏感
不喜欢荡秋千或爬高、对衣服或食物的质地特别挑剔、不喜欢别人触碰、害怕突如其来的声响,在转换环境或情境时有困难。
4、学业成就低
例如:读、写、算的学习上有困难,不喜欢上学等等。
若孩子有一种以上的症状,通常代表他可能需要感觉统合协助,但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也不能轻易地就断言孩子是出了感觉统合失调,如果家长们有疑问,建议带着孩子到专业机构检查。
5、对感觉刺激反应不足(或过度)
例如:为了寻求刺激的感觉经验而持续在原地转圈、喜欢由高处往下跳、容易晕车、活动力较低等。有些孩子则在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之间摆荡,活动量会经常不寻常的高或低。
6、在情绪及行为上产生困扰
易怒、紧张、固执、很难自我调节情绪或难以遵守规则、冲动且缺乏自制力,很容易造成人际互动上的困扰。
7、动作协调差
粗动作、精细动作的协调度不好,时常跌倒,剪纸或握笔的动作有困难,讨厌完成作业的抄写。
8、语言发展有问题
有口齿不清或语言发展迟缓的现象,例如常漏听、听错讯息或理解信息特别慢,无法记得一连串指示。
感官失调会随着孩子年龄、身体的发展发生相应的改变,当宝宝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的进行训练,如果不及时的话就会在孩子长大的时候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儿童感官失调要怎么训练?
蹦床:玩蹦床可以满足孩子的本体感觉刺激,还可以在玩蹦床时加入击掌、抛接球等游戏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平衡能力;
平衡木:调能力和平衡能力,一开始可以牵着孩子的手让他走,慢慢的就要放开,让孩子自己走(平衡木的选择也很多样,甚至是花坛的边也可以当做平衡木来训练);
海洋球池:让孩子在球池中玩耍可以让孩子的触觉得到刺激,强化本体感觉,而有些孩子对海洋球池会有恐惧感,可以逐渐让他适应海洋球池的存在,一开始让家长陪着孩子一起进去,然后慢慢撤去家长的陪伴,并让他在海洋球池中开始活动;
坐独脚凳:先让孩子坐在独脚凳上,保持身体坐直,然后家长与孩子玩传球游戏,等孩子能很好的适应之后,让孩子右手向前平举,用右脚向上踢手心,然后换左手重复刚才的动作。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身体协调能力,能锻炼孩子的前庭觉。
大龙球:让孩子俯卧在大龙球上,手脚离地,家长抓住孩子的双脚,家长可以前后左右晃动孩子,如果孩子能稳定的在大龙球上不掉下来,可以在大龙球前面放一些小玩具,让孩子去拿前面的玩具。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动作企划能力,能训练孩子的前庭觉和本体觉。
物品传送:让孩子用勺子把乒乓球送到距离超过2米以上的地方,可以先尝试让孩子传送立方体的积木,在距离较短的地方传送,等孩子熟练了之后,再换成乒乓球。
以上就是有关儿童感官失调有哪些表现这方面常识的相关介绍,相信通过介绍大家已经对儿童感官失调有哪些表现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