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经常因为学习成绩差、扰乱课堂秩序以及情绪不稳定等原因被老师投诉、被同学孤立,其实这些孩子并不是不听话,可能是多动症在作祟!
多动症(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简称,ADHD)的核心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及冲动,可与品行障碍、对立违抗障碍、焦虑、抑郁等共病。
多动症有哪些典型表现?
1 感知觉异常
小儿多动症的小孩通常都会表现为动作笨拙,就如不能灵活地扣纽扣、系鞋带、用剪刀等简单动作,走路时东歪西倒的,不成直线。有些患儿还会上下左右不分,读错或写错形近字。这些都是很明显的感知觉异常,是小儿多动症的表现之一。
2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的小孩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例如不专心学习,上课很容易走神,不能安分,容易被外界影响,做作业字迹潦草,经常出错,效率太慢,做事不能让人放心。
3 行动冲动
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快速地做出行为反应。表现冲动,做事不顾及后果、凭一时兴趣行事,为此常与同伴发生打斗或纠纷,造成不良后果。在别人讲话时插嘴或打断别人的谈话,在老师的问题尚未说完时便迫不及待地抢先回答,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候。
☆============☆
我们都知道多动症孩子很难持续做一件事情。
他们常常多动、坐不住、自控能力差、做事情断断续续的。
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帮助孩子改善这些问题行为呢?
有哪些在家就能训练孩子的方法呢?
1. 以身作则,发挥示范作用
现在存在一个很明显的问题:
许多父母在孩子对其产生了干扰时给予了太多关注,但是当孩子自己玩耍、没有干扰父母时,父母却几乎不关注他们。
其实,家长自己在做事情的时候,就是培养孩子持续性的有利时机。
★ 打个比方:
小明爸爸接下来要专心看书,他告诉小明:“你坐在这里看绘本,不要打扰爸爸。”
然后爸爸坐在不远处认真看书,若小明很认真的看绘本,爸爸就不会打断他,但是会关注他。
若小明忍不住来打断自己,要提醒他:“你应该看绘本,不要打扰爸爸。”
孩子也会在家长专注的影响下,学会做自己的事情,如果孩子做到了,父母要及时给予肯定、奖励,比如家庭代币。
2. 及时奖励,强化正确
行为设立家庭货币制度,比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奖励5个筹码,不随意打架奖励3个筹码……
孩子也可以用这些筹码进行购买:看电视30分钟(4个筹码)、玩游戏30分钟(5个筹码)……
把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公布在墙上,让孩子明确的看到奖励是真实兑现的,促使他去做正确的事情。
3. 适时惩罚,减少错误行为
冗长、枯燥、乏味的“工作”对于多动症孩子来说是很不愉快的,因此很容易表现出违抗行为。
家长也要对孩子此类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比如罚站、罚坐等,也可以结合前面的家庭货币制度,做出扣除筹码的惩罚。
当孩子的问题行为在家里已经得到了控制和改善,下一阶段就是让他在公共场所也保持正确行为
。
4.公共场合转移孩子注意力
公共场所是检验孩子和家长的试金石。
公共场所有很多的不可控因素,与家这个熟悉的港湾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管理上也有所加强。
除了上文说的制定规则、激励孩子服从和惩罚不服从行为,还可以这样做:
布置一种活动,带一些孩子喜欢的东西来吸引他,或者请孩子帮忙(这一点非常重要)。
最后提醒家长,要时常反思自己:
★ 我是否过于频繁的重复命令?
★ 我是否使用无效的方法下命令?
★ 当孩子遵守规则时,我给予他的关注表扬或者奖励够不够?
★ 孩子违反规则后,我有没有立即惩罚他?
★ 我是否停止实行了与孩子共度的特殊游戏时间?
注意力不集中、成绩差......这些很可能不是孩子的错。打骂,责罚,只会让孩子更没有信心。家长们要不断自我反思,改进教育方法,结合专业的 干预训练,早发现早干预,帮孩子提高注意力,改善多动,让孩子离好成绩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