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我们开学啦!

能够让特殊孩子开心又进步的17个居家训练游戏集锦

发布时间:2025-07-24 浏览次数:20次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说过:“无论何时,无论何国,凡是儿童的教育,其大部分莫不借助于游戏与竞技,而对于年幼的儿童,尤其不能不如此。”


image.png


今天为大家推荐以下17个创意游戏能够协助孩子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能够对特殊孩子的干预训练产生积极的效果和意义哦。


创意手撕画


材料:背景纸、彩纸、铅笔、剪刀、胶棒;


玩法


首先要想好这幅手撕画里有什么图案。


例如:下面这幅图,里面有房子、国王、太阳、树等。


接下来你要在不同颜色的彩纸上画出图案,教孩子将图案沿着你画的线撕下来。


然后将手撕下来的图案粘贴到背景纸上,完成作品,告诉孩子可以将作品交给他爱的人。


作画时要多与孩子交流,让他享受这个过程。


目的:锻炼孩子的创作能力,适用于“钟情撕纸或喜欢纸质品”的儿童。


清洁小卫士


材料:小型塑料桶、扫把、簸箕、抹布、刷子,形状及造型尽量可爱,引起小朋友兴趣。


玩法:


帮助孩子准备一套专属的“清洁”工具,最好尺寸和大小适合孩子的身高。


选中家里的一块区域让他来打扫,提供一个生活中的角色让他来扮演,尽量让他独立完成,可以给他设定时间和步骤辅助他完成清洁工作。


image.png


需要注意的是要准备好抹布,可以及时擦掉水。


目的:满足儿童心理需求,体验与参与成人世界。学会排序、步骤、颜色、材质等认知概念。


颜色字典


材料:笔、纸、不同颜色的色卡;


玩法:


为色卡中的每一种颜色标注相应的名词,例如:蓝色代表大海,红色代表口红,黄色代表香蕉等等,建立专属于你和孩子的“颜色字典”。


让孩子通过色卡选择其中的3种颜色,然后将这三种不同颜色的色卡所代表的名词串联成一个故事。


例如,他选择蓝色、红色、黄色,那就引导他利用大海、口红、香蕉讲一个故事。


image.png


然后让孩子叙述这个故事给你听。


可以和孩子一起翻看这本“字典”讲出许多故事,共度一个愉快的下午。


目的:帮助孩子练习颜色识别能力和记忆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逻辑表达能力


配对游戏


材料:雪糕棍(不少于20支)、不同颜色的画笔;

玩法:


将两支雪糕棍直接相邻摆放,帮助孩子在这两根雪糕棍上画不同颜色而又简单的形状(形状覆盖两根雪糕棍)。


例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尽量画出够多的雪糕棍。


image.png


然后将这些雪糕棍混合在一起,随便拿出一个形状的雪糕棍让孩子找出它的另一半。


目的:可以趁这个机会教他一些关于“对称”的概念,他可以通过这个游戏认识更多形状和各自的特点,还可以满足孩子对于渴望秩序和简单的需求。


多变的雪花


材料:橡皮泥、金色或者银色的亮片、不同的多个雪花形状磨具;


玩法:


让孩子将橡皮泥揉捏至一定的软度,然后将金色或者银色的亮片与橡皮泥融合到一起。


拿出不同形状的雪花,让孩子利用模具制作出不同形状的雪花。


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告诉孩子雪花都是六边形的,每个雪花都是不同形状的六边形。


目的:借此机会介绍对称性,同时满足那些喜欢压扁、拉揉等特殊行为的孤独症儿童。


颜色嗅觉站


材料:纸张、铅笔、几个小容器、小块布料、橡皮筋、大针工艺;


玩法:


准备一些小的容器,每个容器中放进不同味道的水果或者调料,只要孩子喜欢的味道都可以。


然后用不同颜色的布料盖住容器,利用橡皮筋将布料固定住。


然后用大针在布料上扎一些孔,这样可以让容器里的味道散发出来。


image.png


让孩子闻容器的味道,让他利用大量的词汇来形容他为什么喜欢这个味道。


然后让孩子给每个容器起个名字,例如布料的颜色是蓝色,里面是柠檬,那就命名为蓝色的柠檬。


目的:不仅锻炼了孩子的组织能力,也让孩子学会了熟悉自己喜欢的味道,建立自己的嗅觉站。


彩色泥浆


材料:一杯玉米淀粉、碗、一杯水、塑料容器、食用色素(可选)


玩法:


将玉米淀粉和水倒进碗中,将水与淀粉充分融合成浓稠状的糊糊,如果你有选择放食用色素,你也可以将色素放进碗中。


这时你可以将有颜色的糊糊拿在手中塑造成球形给孩子观察会有什么变化。


目的:让孩子了解固体和液体的变化,同时孩子们也会喜欢挤压和飞溅的感官体验。


拓片的世界


材料:纸、不同纹理和形状的模具(硬币、树叶等)、安全剪刀、铅笔、蜡笔、白色打印纸


玩法:


将模具,如硬币或树叶,平放在一张打印纸上,再将另一张打印纸放在磨具上面。


然后,将蜡笔放在纸上,蜡笔与工作台平行,在纸上来回用力磨擦,让蜡笔填满模具里的所有凹痕,当纸上的图形和模具的图形一致时你的拓片就做好了。


可以和孩子一起多做几个模具的拓片,再用剪刀沿着拓片的形状剪好,粘贴组合成一幅新的画作,如硬币涂成红色作为太阳,细长的叶子涂成彩色作为孔雀的羽毛。


目的:有效地提高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发展孩子的创意想象力。


变变变游戏


材料:两条长的丝巾或者毛巾(只要能晃动的物品就可以)


玩法:


大人和孩子各拿一条毛巾,大人甩着毛巾说“我要变成一只大老虎把你吃掉",假装去吃孩子;


孩子说“我变成一只狮子咬你”;


大人说“我变成蛇咬你了……开始大人可以说动物这些比较常用的,差不多稳定时就可以进行变化。


image.png


可以说我变成剪刀去剪你,变成炸弹炸你,变成大袋子包着你。


尽量使用孩子熟悉的,去带动孩子思考,让孩子表达出来,也可以在现场的环境看到什么就拿什么来做道具。


目的: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


听指令取物品


材料:准备各种不一样食物,生活用品(纸巾、牙刷、毛巾、牙签、剪刀、车等),这些物品都是孩子已经认知的。程度好的孩子,还可以用图片来代替。


玩法:


把所有的食物和物品,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妈妈发口令,比如我需要纸巾,爸爸和孩子比赛谁最快拿给妈妈,胜利者适当奖励。


目的:训练孩子的听觉、注意力、反应速度。


造词造句子


材料:卡片、黑板;


玩法:


造词:家长出示卡片或者在黑板上写着, 比如“人”字,然后就和孩子一起造词,尽量用比赛的形式。


如“黑人、 白人、家人、大人、小人、好人、坏人”等等,适当表扬强化孩子。


造句子:家长说一个词语, 比如苹果,然后和孩子一起造句子,一人一句,尽量一起参加,孩子才有动力做。


image.png


“我最喜欢吃苹果”、“苹果是红彤彤的"、“树上有许多苹果”、“今天妈妈给我买了很多苹果”……


句子形式不能太严格,只要有苹果两个字就可以了


目的:训练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


运输弹珠


材料:弹珠、小盆、塑料瓶


玩法:


将盆子里的弹珠运送到小口塑料瓶中,在孩子运送过程中,家长可进行适当地干扰。


让孩子了解事物有不同的大小,学会比较大小。


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可以直接比较,谁运送的快有适当的奖励。


目的:增加孩子的手眼协调和精细运动。


吹纸杯


材料:纸杯


玩法:


桌上倒扣着纸杯,每个孩子一个吸管,用吸管来吹纸杯,桌上的缝隙可以当作终点线,比比看,看看谁吹得最远,最快~


目的:锻炼孩子的肺活量。


故事会


玩法:


爸爸妈妈根据孩子的年龄讲一些适龄的童话故事,这期间可以让孩子跟着自己阅读,锻炼孩子的发音能力。


还可以模仿故事里的人物关系,能跟孩子一起把故事演出来,加深孩子的记忆。


目的:锻炼孩子的发音能力。


image.png


躲猫猫


材料:床单,毯子、大毛巾或者窗帘;


玩法:


妈妈自己躲到床单下,问孩子“妈妈去哪里了?”并伸出手去逗孩子,然后伸出脑袋大喊:“我找到你啦!”来给孩子惊喜,他绝对会哈哈大笑的。


接着换孩子来躲,你来找,也是可以的。


这样他会明白,即使物体被“遮住”了,但还是存在的。


目的:增强亲子关系。


平衡游戏


材料:比头小一些的盖子(容易在头上放稳的)


玩法:


头上放一个盖子,在盖子上放一个小小的玩具动物,委托孩子把这些动物都送到对面去,可以和家长轮流送。


轮到妈妈运的时候,其他人要引导孩子学习观察妈妈,妈妈可以做一些好玩的动作,比如打开双手、不小心摔倒了之类,让孩子觉得好玩。


关注他人,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


目的:训练孩子的平衡力、注意力。


报纸套头


材料:报纸、娃娃;


玩法:


把报纸两边裁剪成和头差不多大的圈,大人蹲着和孩子同一个高度,把报纸套在头上,大人和孩子一起走路,必须同步,不然报纸会被撕烂。


把手上的娃娃运到对面,且报纸是完整的。


如果家里有其他孩子,可以父母一组,孩子们一组比赛。


目的:训练孩子的手部力量、注意力。


蒙ICP备16003646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358号 技术支持   

扫一扫手机打开
呼和浩特市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呼和浩特市儿童语言康复训练 呼和浩特市儿童发育迟缓康复训练 呼和浩特市儿童感统训练 呼和浩特市儿童听力障碍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