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父母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焦虑、不安等情绪和行为。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面临一次入园分离焦虑。
孩子在入园一个月内,由家庭生活向集体生活过渡,与家人暂时性分离,生活环境、活动方式、行为规则都发生了变化。
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孩子缺乏安全感,随之而来的是心理上的恐惧,很容易情绪波动,产生哭闹、生病、缺席等现象,有的孩子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摆脱这种心境。
我们应该正视焦虑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加以正面的引导、控制,为孩子未来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二、分离焦虑的表现形式
一般孩子入园分离焦虑的时候,会有以下10种常见的表现形式:
01.大哭大闹型
入园的时候,大哭大喊,不愿与父母分离。
02.特殊嗜好型
经常拿着从家里带着的小被子、小毯子,还有妈妈的衣服;刚刚改掉吃手的习惯又回来了。
03.执拗倔强型
在家长走了之后,趁着机会往班级外面跑,抓住妈妈的大腿就是不松手,如果妈妈离开了,会使劲踢打教室门。
04.哭闹攻击型
不仅是大哭大闹,而且谁也不能靠近,如果靠近的话,甚至会攻击小朋友和老师。
05.自我安慰型
总是追着老师问,妈妈是不是一会儿就来接我?不断地问老师,妈妈怎么还不来接我?
06.观望期待型
趴在窗台边,或者是坐在离门最近的地方,总是朝外看,门口有谁经过,都要看一看是不是妈妈来接他的。
07.郁郁寡欢型
这种孩子看起来特别让人心疼,什么也不说,也不爱吃东西,也不喝水,不离开座位,只是默默的流眼泪,老师和他交流也不搭理。
08.胆小依恋型
在园里认准了一位老师之后,总是跟着,老师走到哪里,他就一直跟到哪里,直到妈妈来接他。
09.无理取闹型
大喊大叫,故意的把玩具扔满地,把饭倒到桌子上。
10.综合型
当然,有的孩子是综合型的,既有这样的表现,也有那样的表现。
三、如何应对分离焦虑?
01、带宝宝提前熟悉园区
未知是焦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家长朋友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段时间带孩子了解中心。有空的时候带孩子们常去看看,边看边讲,慢慢渗透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
沟通的时候一定告诉幼儿:园区是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生活、游戏的地方,老师会像家人一样保护、爱护和帮助你的,会有很多新朋友陪你玩平时一个人玩不了的游戏,而且老师特别厉害,他们会很多东西。用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去激励他、吸引他,让他找到去上学的动力。
02、告别时要态度坚定
妈妈不忍心拒绝孩子含着泪花带着哭腔的请求,一再的告别,反复回来安慰孩子,会让情况更难处理。和宝宝告别时,要快乐并坚定地说再见,给宝宝一个爱的抱抱和亲亲。
宝宝对于大人的情绪很敏感,他会敏锐的感觉到我们的伤心难过,如果家长的情绪都很不平静,我们也不能指望宝宝保持淡定了。
03、遵守承诺
在你承诺的时间内回到宝宝身边,将建立宝宝的信任和地理性。宝宝还不能理解3点钟或者5点钟,你可以说放学时,或晚饭前等。
04、沟通技巧
与孩子巧妙沟通,让他知道上学是长大的表现,是值得骄傲和表扬的事情。
在入园前的一段时间里,可以自然地向孩子输入“上学了、长大了、太棒了”的信息,让他对上学充满好奇与期待。比如,有人夸奖宝宝的时候,妈妈不妨略微夸张地回复:“没错,宝宝长大了,要上学了呢!”如此,不断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喜欢上学。
分离焦虑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情况,家长们不要过于担心,相信孩子对于分离焦虑的适应力是很快的,或许初期不太顺利,但是适应后,他们会在新环境中如同在家一般自在快乐!所以要坚持送幼儿入园,鼓励幼儿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