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的是大脑
脑部发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感觉统合的训练也是需要循序渐进的。
01
什么是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是指大脑无法有效地处理视、听、嗅、味、前庭觉等感受器官所输入的信息,导致孩子无法有效地处理这些信息,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行为和心理问题。简单来说感统失调是指大脑与身体神经系统和感官之间的协调活动无法完成,身体、感官和大脑的学习无法协调,导致混乱,目前原因尚不清楚。
感统训练主要是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器来进行训练,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器可以对孩子的视觉、前庭觉、本体感觉、触觉等多个感受器官进行训练,从而使孩子的大脑功能得到有效地调整,改善孩子的感知能力,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02
训练多久才能看到效果?
感统训练多久有效果,这取决于孩子感统系统失调的程度。不同程度的感统失调,在感统训练时,出效果的时间有所不同。轻度的感统失调,通过1-3个月的训练,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改变,而中度和重度的感统失调,通常在训练3-6个月,才能看到成效。
训练的频率
一周一次与一周两次可不只是两倍的效果差异。
中度和重度的感统失调,可能需要每天都持续的给予训练。
孩子的年龄
0-3岁是感统的黄金预防阶段;
3-6岁是关键训练阶段;
6-9岁是补救训练阶段;
9-12岁是抢救加强训练阶段。
开始训练的时间
感觉统合的训练是越早开始越好的,起步晚的孩子还需要根据训练后的情况来延长训练的时间。
场地的限制
有一些感统的活动是需要使用相对应的教具或者场地,虽然居家训练尽可能地可以找出替代的方案,但还是对于训练效果会有一些影响。到专业的机构进行系统的训练,更有利于孩子的恢复。
家长的配合
感觉统合的训练背后是有其科学原理的,需要按照训练量与训练标准来执行,如果孩子常常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也会影响训练效果。
孩子的改变
当孩子行为出现改变后,能力还没固化不可停止训练。
孩子的大脑正在极其不稳定的发育阶段,如果没有给大脑一定的时间固化、稳定所发展出来的能力,那么先前的努力都很有可能白费。
感统训练需要持续进行一段时间才能保持效果,如果突然停止训练,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孩子的感知觉功能可能会出现退化现象,感觉统合能力可能会下降。此外,孩子的自信心和情绪也可能受到影响。
因此,如果决定停止训练,应该与医生或专业人士进行咨询,并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来逐步减少训练时间和强度,以避免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03
居家训练如何做?
平衡训练
平常家长可以陪同孩子进行一些锻炼平衡能力的活动,如走平衡木、荡秋千等。
触觉训练
可以通过触摸不同水温或者不同材质的物品来锻炼孩子触觉,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
精细动作训练
家长可以带领孩子进行折纸、搭积木等活动,来锻炼孩子手部的能力。
户外活动
除了日常机构和居家干预,应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打开脑洞,在大自然这个免费的感统训练场地,通过各种自然元素,如爬山、踏青、放风筝等,变换出多种让孩子不亦乐乎的天然感统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