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给孩子进行言语训练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要求给孩子多做口肌!那么就引出了问题:口肌训练是不是就是言语训练?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口肌训练?下面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这两个问题。 起源
口肌训练是由美国言语病理学家莎拉罗森菲德-庄臣独创的一种肌肉治疗法。口肌训练主要适用于任何因口腔结构或肌肉组织薄弱的患者,包括落后的活动性、敏捷性、精确度和耐力等而导致的发音讲话,喂食技巧和口腔处理落后此年龄阶段水平的人。
包含由于各种原因(脑瘫、孤独症、唐氏综合征、智力障碍、发音障碍、声线问题等)导致的语言障碍的孩子。
目的
口肌治疗的目标只瞄准于与发音有关的活动,通过诊断评估后,制定训练计划,训练患者的下颚骨、唇部和舌头的肌肉力量和控制力、灵活度,以及气息调控,以改善患者发音说话和进食技巧。
科学正确的口肌训练对很多有言语障碍的患者是很有帮助的,但绝不等于言语训练,口肌训练仅仅是言语治疗众多内容中的其中一项。家长不要盲目的去“热捧”给孩子做口肌训练,首先要让治疗师进行科学评估后再做决定,更不要听信他人“夸大”口肌训练的作用,言语问题不可能只做口肌训练就能变得正常。
评估
那么所有言语障碍孩子都需要进行口肌训练吗?
答案是否定的。
针对于孩子是否需要进行口肌训练,首先要经过专业的言语治疗师进行科学评估后再决定。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估包括感官知觉、口腔动作与功能、沟通意图及功能、语言理解力、语言表达力、话语清晰度等,同时还需要了解个案史、喂养史、言语环境等诸多方面,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分析是否需要在言语治疗中加入口肌训练这一项。
当确认需要后,对于任何类型患者也不能单独的只做口肌,需要相应的做社交沟通、认知理解和表达、发声模仿等综合能力的多方面训练,才能真正的帮助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

言语训练最终目的是回归自然情景的沟通,家长是一日中和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所以家长应给予充分的配合,并主动学习相关内容,以便回到家后带领孩子在家练习。医院康复与家庭康复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的帮助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