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失调
家长您真的了解吗?
测一测 您的孩子感统失调了吗?
1.好动,喜欢玩旋转的玩具、爬高、边走边跳
2.肢体协调能力差,跑、跳、投动作笨拙
3.打闹时不知轻重、咬手指等
4.对别人的触摸过分敏感
5.情绪波动大,缺乏安全感、黏人、爱哭、怕陌生人、爱发脾气
6.阅读困难,读串行、丢字落字、读错抄错字、写反字
7.听而不闻、回应迟钝、语言理解差、喜欢无端尖叫或自言自语
8.注意力不集中、分心、走神
如果存在以上情况之一
你的孩子就可能出现感觉统合失调
❗❗❗
感觉统合失调并不少见
这些表现可能都是!
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指机体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前庭觉、本体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
简单来说,感觉统合是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
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大脑无法有效地整合来自身体及各个感官的信息,从而导致个体在行为、学习、情绪方面出现各种问题。
01 视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看书时容易漏字、掉字;
●写字时,偏旁部首容易写反;
●不会做计算、学了就忘;
●抄错题、甚至不认识字。
02 听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因为大声或意外的声音而心烦意乱;
◆反复冲马桶等;
◆捂住耳朵(对特定的声音敏感:吸尘器、吹风机声音等);
◆听觉记忆时间短。
03 嗅觉统合失调
▲不喜欢强烈的气味和味道;
▲偏食;
▲闻到某些味道会想呕吐。
04 触觉统合失调
■经常咬东西,用嘴去感受物品;
■不喜欢或回避打闹的游戏;
■容易因为衣服或食物质地烦恼;
■不喜欢刷牙、剪指甲;
■经常脱衣服、脱鞋子、袜子等。
05 前庭觉统合失调
▼寻求快速移动的活动;
▼经常旋转、跳跃和跑步;
▼很难保持安静;
▼乘坐汽车、电梯等其他交通工具容易恶心;
▼恐高、害怕爬楼梯;
▼避免平衡类的体育或游戏。
06 本体觉统合失调
◑处理物体时用力过猛或太小;
◑在完成不同任务时很难保持所需要的姿势;
◑喜欢玩粗暴的游戏;
◑挤在狭小的空间来寻求深层压力;
◑经常掉东西。
感觉统合失调不要忽视
及早干预可有效改善
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包括生物学因素、社会与环境因素、城镇化进程因素等,了解并控制这些因素,及早的采取预防措施,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及时实施有效干预,是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
感觉统合失调对孩子的影响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不容忽视,会影响到儿童的运动、感官、学习、社交、情绪、自理能力,如果不及时干预,后果严重。
3 - 6岁是最佳干预时期,通过专业训练、家庭锻炼和日常干预等方法,能有效改善孩子的状况。
感觉统合发展的阶段
感觉统合失调
家长应该这样做
当发现孩子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全面发育评估,仔细判断问题根源,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加强亲子互动:家长应挤出时间陪孩子,特别是体能活动,这对孩子的感统能力提升非常重要。
●增加户外活动:多接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帮助调动感官的体验。
●不要过度焦虑:理性看待个体差异,感统失调是可以通过及时的训练矫正改善的。
●及时就医:如果孩子出现多动、不能安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守护者
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表现
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干预
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