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临床上以姿势与肌张力异常、肌无力、不自主运动和共济失调等为特征,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行为等障碍和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并可有癫痫发作。
脑瘫为什么说不可治愈?
当孩子被确诊为脑瘫时,父母首先是精神上受到打击,接下来是整个家庭要背负巨大的经济压力,同时,孩子也失去了他原本应有的快乐童年。不管是在网上咨询,还是在临床看诊,很多家长来到医院第一句话往往是:“医生,脑瘫能治愈吗?”当然,医生的回答肯定是否定的,虽然有些医生的话可能很直白很伤人,但如果医生告诉你能痊愈,那肯定是骗你的。
脑瘫为何不能治愈?首先,我们来看看脑瘫的定义,“脑瘫即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 脑瘫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是永久性、不可逆的,说得通俗点,脑神经损伤后不可能再生,也不能被修复,所以我们说脑瘫是不可治愈的。
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目前临床所有治疗脑瘫的方法都是为了改善患者运动功能,轻症患者经过规范化系统治疗能接近正常化,中、重度者也能明显改善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系统化规范治疗,才能少走弯路!
小儿脑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以姿势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症。因此病的特殊性,其康复治疗也并非打打针、吃吃药这么简单,而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是包括康复训练、外科手术、矫形治疗等方法在内的综合治疗体系,只有系统化规范治疗,才能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让孩子及早恢复健康,甚至实现接近正常人一样生活。
脑瘫康复必须有针对性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不论哪一种方法,都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针对脑瘫患儿自身症状进行科学施治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康复。
在确诊病情的基础上应立即对患儿开展全面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康复(针对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性的训练;作业治疗(着重于训练患儿有目的地、有效地使用上肢和手,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感、认知能力,培养其学习与社会交往能力);并存障碍治疗(如及时控制癫痫发作,矫治视觉、听觉和口面功能障碍,进行语言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包括进食、穿衣训练、洗漱训练等多方面);心理矫治(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矫治情绪、纠正行为异常等);智力提升(促进智力发育,接受教育,学习文化。为将来参与社会活动创造条件)。
手术+康复,治疗效果事半功倍!
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有高达四分之三的患儿是可以接受手术治疗的。比如痉挛型脑瘫(表现为踮脚尖、剪刀步、足内翻、不能独站等)这类患儿最适合做FSPR手术,术后患儿运动功能即可恢复正常。另外,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则可以接受“颈动脉外膜剥脱术”,临床效果也十分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扭动、流口水、语言、智力、多动等一系列现象。当然,术后的康复训练不可中断,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患儿更快的康复,实现生活自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脑瘫患儿接受手术治疗与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解除肢体痉挛+矫形+康复的科学规范的治疗途径,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保证手术效果,降低手术风险及提高手术疗效,也能有效避免痉挛复发,改善运动功能,提高脑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注意:康复不等于推拿按摩,在进入康复治疗前,会有专业康复师对患者的智力、运动、感觉、疼痛、语言、认知、关节和骨骼、步态等进行全面评定,然后再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根据计划有量化的实施康复训练,训练中还要不断评定并更改康复计划,如此反复,才能让效果事半功倍!
温馨提示:脑瘫治疗虽然不能治愈,但是我们不应该放弃希望,当然更应该放正心态,治疗并不能一蹴而就,脑瘫注定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但是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坚持科学规范治疗一定可以收获理想的疗效,过上想要的生活。